學生活動中心內部的社部空間如同社團成員的家一般,高度認同的社團,常是社員課後的最佳去處,彼此甘苦與共。

校內社團場地歷經的變遷:

1950年本校興建多功能之成功堂(今計中位置),後改設為電影觀賞、演講廳,於斜坡高起之座椅下空間隔間成社團的社辦。

1960年以美援經費興建之舊活動中心(今數學館位置)完工,提供學生社團活動之空間,此時社團增長速度較慢,以文藝性社團為多。

1970年代本校取得光復校區後,曾將原營區內營舍空間設為學生活動中心,建築形式類似於今之教官室。

1982年光復校區新建學生活動中心完工,提供學生社團活動足夠的場地與設備,進一步促進了社團的發展。

學生活動中心扮演學生課餘活動交流之空間,其活動包含集會、演講、餐廳、音樂欣賞、舞蹈、社團空間、展示、交誼等,機能複雜且多變化之建築。依格局來看,有許多走廊式不規則的半戶外空間,有些半戶外空間甚至比室內空間來得大,有意塑造空間之多樣性,並給予彈性且自由的使用之。

整體配置採線型發展,視野面向球場,將球場活動盡收眼簾。在利用音樂廳、集會場等密閉且隔斷性較大之空間與線型發展之開放空間組合成L形配置,可遮蔽西側操場看台,又可形成良好的戶外圍閉空間。

活動中心空間使用上,四面各有不同空間使用之入口樓梯:地下一樓有會議廳、小型演講廳及社團活動相關之武道館、舞蹈室、音樂練習室。一樓配置西側位置為獨立的大型演講廳(現成功廳),線型空間位置則為餐廳、福利社等開放室的空間配合半戶外空間之延伸。二樓則是圖書文具部、陳列室、大型活動室、及閱讀、交誼提供學生交流活動之空間。三樓、四樓則是以社團活動為主的社團辦公室、共同使用之休息室、活動室等。

1987年解嚴之後,社團數量快速增加,活動中心漸不敷使用,導致數個社團共用一間辦公室的情況。2004年第二活動中心芸青軒啟用方舒緩。

2008年,鑑於學生活動中心已顯老舊,校方決定整建,並同時提升成功廳的設備環境,打造一流表演空間,因此搬遷社團,2009年起各社團暫遷於勝一舍地下室與各院系館等地,至2010年活動中心整建完成各社團才復行遷入。

學生活動中心內的成功廳,整棟建物融合演藝廳、餐廳、會議室、演講室、社團辦公室及其它學生活動之綜合性功能場所而成。隨著時序的演進,視聽設備部份漸不符專業需求,近年來隨著成功廳旁國際會議廳與學生活動中心先後整修完成,成大成功廳也於九十九年著手進行30年來第一次大型整體修繕,在內部視聽設備與相關空間提升更完整後,將會帶領成大演藝活動的傳演走向另一個三十年。

未來的成功廳除了在建物外牆更新整建外,針對提升視聽設備的音響、隔音、舞台吊具、升降、燈光等系統與觀眾座椅進行改善;空間部份將活動中心二層南、北兩側重新規劃成附屬空間,並增建原一層北側空間以因應後台男女化妝室、VIP化妝室、鋼琴置放區、控制室及舞台卸貨區、行動不便廁所、男女廁擴建、練習室等週邊設施的擴編。

整修後的成功廳,將涵蓋劇院、音樂廳、多功能廳、表演藝術交流中心等,並包括場館設施及週延的配套管理辦法,以為演出、欣賞等藝術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。滿足歌劇、戲劇、話劇、戲曲、交響樂以及大型慶祝活動演出等功能需求,並具有接待一流藝術表演團體演出的條件和能力。